第一屆夜市選拔活動今天上午宣布結果,決選評審之一的美食作家韓良露表示:傳統美食與創新美食在夜市的評選中平分秋色,顯示台灣的美食已經注入了新的風貌。但選拔過程中,也凸顯了選拔「程序」的有改進空間。例如:應該擴大遴選對象,增加「推薦參選名單」,減少「遺珠之憾」,其次,許多具有特色的夜市,也可以增列獎項,擴大鼓勵。(彭群弼報導)
第一屆夜市選拔活動上午落幕,觀光局公佈得獎名單,由各縣市推薦,從全台30個夜市當中,進入最後決選的10個縣市,通通有獎。鼓勵性質濃厚。對此,決選評審之一的美食作家韓良露表示:評選絕對不是通通給獎,而是選拔過程中,各個夜市僅能在五個評比項目中,選擇其中的兩個項目參加,結果有七個夜市集中在「魅力」,美味、友善各有四個夜市參加。
反觀「最好逛」以及「最環保」兩個項目,只有三個及兩個夜市參與。因此評選結果,也會因為各地夜市參選的項目不同,出現差異。其次,各縣市推薦的名單,有不少遺珠之憾,例如台北地區的師大夜市、樂華夜市根本沒有獲得推薦,也會讓最後評選時,少了競爭。因此,她建議主辦單位,明年可以增加評審推薦名單,讓更多各地的夜市可以參與選拔,擴大參與面。例如鳳山夜市,一共只有20個攤位,很難與其他規模龐大的夜市比較,但如果有小而美的夜市評比,鳳山就相當具有特色。
至於選拔的結果,韓良露認為:她很高興環保獎項從缺,畢竟對於衛生環境的要求,從國際旅客的觀點,有相當高的標準及要求,台灣各地夜市還有一大段的距離,如果有人得獎,反而成了國際笑話。未來夜市攤商應該減少使用塑膠袋,保麗龍餐具,尤其是熱食應該避免。逛夜市的民眾也應該檢討,改掉以往邊逛邊吃,邊吃邊丟的壞習慣,帶環保餐具逛夜市,不麻煩又環保。
至於夜市的美味選拔部分,對口味很講究的韓良露說:基隆廟口實至名歸,但透過老中青以及台灣、外籍評審的交互評分,對於創新口味居多的逢甲夜市,或許沒有傳統的夜市美食,但對國際旅客而言,接受度更高的創新美食,同樣得到高分,或許是替台灣美食注入新的台灣味的好機會,值得鼓勵。
文章來源: 中廣
- Sep 29 Thu 2011 02:51
選出最好夜市 韓良露:應擴大遴選範圍,逢甲住宿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禁止留言